公司动态 COMPANY NEWS
-
动态 | 陈清奎院士受邀出席济南首届“海右人才节”开幕式,受聘为济南市首批“海右伯乐”
2023-06-19梦响海右,赢在济南。6月12日下午,由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济南首届“海右人才节”盛大开幕,旨在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尊贤敬才的诚意,欢迎天下英才在济建功立业、施展才华。济南市委书记刘强,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等领导出席开幕式,40余名海内外院士共聚一堂,共话人才赋能高质量发展。
开幕式上,刘强、于海田为济南市首批“海右伯乐”代表颁发聘书,与院士专家代表、人才代表等共同启动“海右人才节”。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济南科明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清奎受邀出席了本次开幕式,受聘为济南市首批“海右伯乐”。
多年来,陈清奎院士带领团队扎根泉城,深耕济南,立足VR/AR等核心技术,在教育数字化、产业数字化领域精耕细作,累计培养虚拟仿真工程技术人员、虚拟仿真软件开发工程师、虚拟仿真资源制作人员800余人;承担教育部、省、市级课题30余项,并通过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新工科项目、教育信息化项目、产学研协同项目等在济南市进行成果转化,累计形成销售收入近2亿;形成面向“VR+教育”、“VR+制造”、“VR+文旅”的典型应用案例,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落地应用,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贡献了解决方案。
聚天下英才于泉城,这是济南的雄心与壮志。接下来,陈清奎院士将继续带领团队努力当好济南发展的“人才伯乐”,吸引带动更多天下英才选择泉城、加盟科明数码,共同推动“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 -
动态|陈清奎院士当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一届产教科融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2023-06-035月29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产教科融合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李平,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晁桂明,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全国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中央企业的近200名会员单位代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加会议。
-
聚焦丨陈清奎院士受邀出席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与课程改革研讨会并作构建“VR+产教融合”职教新模式报告
2023-06-032023年5月26日至27日,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温州市教育局主办的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与课程改革研讨会在温州召开。全国知名职教专家学者、职业院校相关负责人、行业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参加活动,就如何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课程改革进行深入研讨。
-
征集开始啦丨2023年第一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您来申报!
2023-05-17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要求,充分调动高校积极性,加快贯通教育链和产业链,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济南科明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响应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号召,继续支持高校共同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项目,济南科明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计划设立专项资金和软硬件设备支持深入推动校企双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助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适应新时代、新经济、新技术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现对2023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合作意向进行征集。
本批次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济南科明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计划支持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45个、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15个、项目群15个,共计75个。
一、建设内容
1.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45个)(每个项目提供5万元支持经费)
面向“新工科”的智能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智能农业、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机械、土木、电气、物理、生物、食品等专业,开展基于科明365VR教学云平台(www.keming365.com)、高等学校机械工程学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www.vrlab-mech.com)的优质教学资源库及VR云教材建设,资源主要包含VR教学知识点、课程视频、课件、习题、案例等。
申报人选择上述专业中的某门典型课程(以下简称申报课程),根据申报课程教学大纲,针对课堂、实验等教学环节,基于前述两个VR教学云平台,建设相应的VR教学知识点、课程视频、课件、习题、案例等“新工科”优质教学资源。申报课程可以是实践性课程。通过本项目,建设满足教育部“新工科”要求的多门典型课程的VR教学资源,优化相关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协同提升高等教育育人质量。
2.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15个)(每个项目提供一门相关课程的VR教学云平台资源、一套VR资源快速开发平台软件、一项2万元支持经费)
面向“新工科”的智能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土木、电气、物理等专业,由企业提供一套“VR智慧课堂”教学设施(含一门相关课程的VR教学云平台资源、一套VR资源快速开发平台软件 、一项2万元的设备经费),与学校建设“校企共建VR实训教学中心”,开展相应课程的VR实训教学应用、VR通识课、VR教学资源开发、VR云教材建设等。通过本项目,优化与完善教学和实践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提升育人质量。
3. 教育数字化项目群(15个)(每个项目提供20万元支持经费)
面向“新工科”的智能制造专业,开展基于智能制造教学数字化VR云平台的优质教学资源库及VR云教材建设,资源主要包含VR教学知识点、课程视频、课件、习题、案例等。
申报人选择智能制造专业中的典型课程(以下简称“申报课程”),根据申报课程教学大纲,针对课堂、实验等教学环节,建设相应的VR教学知识点、课程视频、课件、习题、案例等“新工科”优质教学资源。15个项目群项目均放置在智能制造教学数字化VR云平台上进行共享,项目负责人提供一年的智能制造教学数字化VR云平台在线使用数据及分析报告。
项目群成员后续共享使用本项目群教学资源。
二、申报条件
1.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1)项目负责人必须为申报课程的专任教师。
(2)申报课程须在所在学校开课2个学年以上,要求具备完整的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含实验大纲)、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教学资料可公开、可共享的。不接受之前没有开课基础的课程申报。申报课程学时安排应不少于32学时,平均每学年开课次数不少于一次。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受益面大的课程申报。
(3)优先考虑各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单位、申报单位。
2.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1)项目负责人要求为学院(系部)、中心领导。
(2)优先考虑各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单位、申报单位。
注意:每位老师请申报上述项目中的一项,不鼓励多项申报。对于之前3年内已经获得同类资助的教师,不再接受相关项目的申报,但欢迎申报其他未获得过资助的项目类型。
3. 教育数字化项目群
(1)项目负责人要求为学院(系部)分管领导、专业负责人。
(2)优先考虑各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单位、申报单位。
注意:每位老师请申报上述项目中的一项,不鼓励多项申报。对于之前3年内已经获得同类资助的教师,不再接受相关项目的申报,但欢迎申报其他未获得过资助的项目类型。
三、建设要求
1.立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须完成以下任务
(1)济南科明为高校申请者开放科明365VR教学云平台(www.keming365.com)、高等学校机械工程学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www.vrlab-mech.com)上的相关课程VR资源。申请者基于平台VR资源,策划、建设相关课程的优质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教学视频、VR教学课件、课程习题库、VR教学典型案例等。
(2)高校需参与或指导VR云教材的建设与应用工作。
(3)针对现有VR资源,高校可以提出优化、扩展开发方案,提供相应教学设计说明、开发脚本等,并接受企业开发人员的课程知识咨询。
(4)高校需参与或指导通过VR教学云平台的线上授课工作,并提出优化意见。
(5)高校需按照教育部要求承诺项目建设成果无偿开放和共享,承诺与企业共有知识产权。
2.立项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须完成以下任务
(1)济南科明为高校申请者开放科明365VR教学云平台(www.keming365.com)、高等学校机械工程学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www.vrlab-mech.com)上的相关课程VR资源。申请者基于平台VR资源,策划、建设相关课程的优质实训资源,包括实训视频、VR实训课件、VR实训典型案例等,实现实训内容VR云平台化。
(2)高校需开设VR通识课,培养学生对VR的学习与认知能力。
(3)高校需参与或指导VR云教材的建设与应用工作。
(4)高校需按照教育部要求承诺项目建设成果无偿开放和共享,承诺与企业共有知识产权。
3、 立项教育数字化项目群须完成以下任务
(1)申请者基于智能制造专业策划、建设相关课程的优质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教学视频、VR教学课件、课程习题库、VR教学典型案例等。
(2)高校需参与或指导VR云教材的建设与应用工作。
(3)高校后续共享使用本项目群教学资源。
(4)高校通过智能制造教学数字化VR云平台进行线上授课工作,并提供一年的智能制造数字化VR云平台在线使用数据及分析报告。
(5)高校需按照教育部要求承诺项目建设成果无偿开放和共享,承诺与企业共有知识产权。
四、申请办法
1.有意向的项目申报人扫码填写申报相关信息:
扫码填报项目信息
2.项目申报人也可与企业项目负责人联系。
联系热线:0531-88693897或18560217760
3.项目征集截止时间:2023年5月31日
欢迎全国本科院校、渠道合作伙伴与我们联系,开展合作!
-
聚焦 | 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孙斌一行莅临科明数码调研
2023-05-175月15日下午,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孙斌一行莅临济南科明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调研,了解软件企业发展现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并就济南市加快软件产业发展征求意见建议。
孙斌一行首先参观了科明虚拟现实公共应用体验中心。在参观过程中,详细了解了科明数码在VR+教育、VR+制造、VR+文旅等领域全面布局的领先实力,并通过沉浸式体验,直观感受VR技术对行业应用、产业发展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随后,双方就公司发展情况进行了座谈交流。座谈会上,展览展示中心总监李晓东代表科明数码对孙斌副市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济南市对科明数码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就公司发展业绩、人才引进及发展瓶颈等方面向与会领导作了专题汇报。
孙副市长对科明数码成立以来取得的发展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科明数码坚持继续在VR领域深耕,按照建设“数字山东”的部署要求,加快自身发展,为推动我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对于公司提出的困难问题,孙副市长现场安排相关部门对接协调,帮助解决。他强调,高水平人才是软件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相关部门要注重人才的积累场景,为软件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高新区要做好企业服务保障工作,深入了解企业实际需求,不断创新服务场景,为企业更好地提供针对性服务,助力企业持续做大做强。
下一步,科明数码将继续围绕VR技术不断加强科研创新和推广应用,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促进济南市“中国软件名城”提质升级、推动济南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继续贡献热情和力量!
-
申报开始啦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产学课题申报已启动,科明数码10项课题等您来申报!
2023-05-17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化产教融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决定开展教育数字化专项研究工作。济南科明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教育数字化产学融合组织的发起单位之一,将通过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产学课题申报系统发布10项课题。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究方向
本次研究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教育数字化产学融合组织支持,科明数码根据自身产业发展需求发布10项课题,具体研究内容及相关要求详见文末科明数码课题申报指南。
二、有关要求
1.课题研究应注重应用性与创新性,注重形成标准体系、制度体系、实施意见、工作指南、课程体系及教材资源等具有操作性、可落地的成果。
2.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基础教育院校等均可作为课题申请的依托单位。
3.申报单位应具备相关的研究基础,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和人力按时完成项目的研究和交付,并对课题组成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负责。
4.课题承担单位应保证课题研究质量,并按照要求定期提交阶段性研究成果。
5.课题采取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指导、科明数码提供经费支持的方式进行,原则上,课题的研究时限为一年。
6.请各申报单位于2023年8月31日前登录http://topic.owmlab.net/在线申报课题,电子版通过申报后,将加盖公章后的纸质版课题申报书一式两份邮寄至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7.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收到纸质申报材料后,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通过审查的申报材料,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将组织专家采用集中审核或通讯审核等方式进行审核,并对通过审核的课题予以立项公示。
8.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将与立项课题单位签订课题委托协议,并负责开展课题的中期检查、结项验收等工作。
三、科明数码课题发布
围绕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相关要求及自身产业发展需求,科明数码发布10项课题,详见文末科明数码课题申报指南。
四、联系方式
科明数码课题申报联系人及咨询电话如下:
联系人:胡老师 宋老师
电话:18668990882 18668990895
纸质材料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交大科技大厦15层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邮编:100044)
欢迎学校申报科明数码课题!
申报时间:2023年5月10日--2023年8月31日
申报网址:http://topic.owmlab.net/
科明数码课题申报指南参考如下:
一、课题申报内容
1. VR技术教学应用理论研究及实践
1.1 基于VR云平台的“全时空”教学模式研究及实践
研究内容:以企业提供云平台及申报课程的相关教学资源为支撑,组织教学工作,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阶段,服务教学活动中的主要角色,实现“先虚后实、以虚助实、虚实结合”的教学新形态,包括:“VR+课堂教学”、“VR+实验教学”、“VR+实训教学”、“VR+自主学习”。
成果产出要求:将企业提供的教学产品引入专业培养方案或课程体系的实施,最少开展一学期的实际教学应用;开展技术应用的应用理论研究与实践,形成应用案例描述,出具针对主题的研究报告,并给出应用效果评价方法及结论。
1.2 基于VR技术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研究及实践
研究内容:开发工程训练中心实训设备的VR孪生实训教学资源,建设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应用场景,实现“先虚后实、以虚助实、虚实结合”的工程训练教学新形态,打造“VR+工程训练”新模式。
成果产出要求:将企业提供的教学产品引入专业培养方案或课程体系的实施,最少开展一学期的实际教学应用;开展技术应用的应用理论研究与实践,形成应用案例描述,形成针对主题的研究报告,并给出应用效果评价方法及结论。
2. VR教学应用支撑技术及环境
2.1 VR教学资源应用场景研究与实施
研究内容:针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训教学,使用VR头盔、AR/MR眼镜、VR触控一体机、VR光能黑板、桌面互动一体机、VR/MR多人协同等各种终端和形式,构建VR智慧教室、VR智慧实验室、VR智慧实训室等场景,开展各类教学活动。
成果产出要求:将企业提供的相关专业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训教学等方面VR教学资源和VR教学云平台引入专业培养方案或课程体系的实施,最少开展一学期的实际教学应用;建设VR教学应用环境,开展相应教学实践活动;形成VR教学资源应用典型案例、相关课程教学应用研究报告等。
2.2 VR智慧教室的建设与应用
研究内容:建设包括VR黑板、VR触控一体机、智慧教室管理系统、录播系统等组成的智慧教室,配合VR教学云平台,构建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体验认知、情景互动、感知建构的教学模式。
成果产出要求:将企业提供的相关专业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训教学等方面VR教学资源和VR教学云平台引入专业培养方案或课程体系的实施,最少开展一学期的实际教学应用;建设VR教学应用环境,开展相应教学实践活动;形成涉及VR智慧教室教学实施模式、典型案例、相关课程体系、系统解决方案等的研究及应用报告。
2.3 基于VR技术的双创工作室建设及实践
研究内容:配备VR相关软硬件,支持师生快速、便捷、通用的VR制作工具,使得非计算机及虚拟现实专业的师生都能具备VR内容制作能力,支持教师、学生参加VR相关大赛,研发VR产品,开展相应创业活动。
成果产出要求:使用相关VR软硬件及VR制作工具,开发制作至少一门课程相关的VR资源,或不少于10个的典型设备的VR孪生教学资源;在项目实施周期内(一年),师生均参加一次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形成涉及VR双创工作室实施模式、典型案例等的研究及应用报告。
2.4 VR教学云平台开发建设及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本校特色专业教学需求,研究和建设相应的VR教学云平台系统,支撑各类课程VR教学资源的应用,服务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训教学、自主学习等场景。平台应具有资源访问流畅、不用下载插件、资源安全性高、应用终端低门槛等特性。
成果产出要求:建设VR教学云平台,建设及引入相关专业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训教学等方面VR教学资源,支撑相关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实施,最少开展一学期的实际教学应用;建设VR教学应用环境,开展相应教学实践活动;形成涉及VR教学云平台实施模式、典型案例、系统解决方案等的研究及应用报告。
3. VR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
3.1 课堂/实验/实训VR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申报课程,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利用企业提供的相关课程基础VR资源及0编程VR快速开发平台,融入课堂/实验/实训教学环节专任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完成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训教学相关VR教学资源的设计、研发与应用。
成果产出要求:提供教学课程、实验实训课程设计或策划脚本、教案及配套资料;开发制作教学课程、实验实训课程的系统化VR资源,并形成VR资源的使用模式说明。
3.2 高校《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公共选修课建设及实践
研究内容:企业提供0编程VR教学资源快速开发平台供教师面向全校开设公共选修课,完成该课程的设计与建设工作,并在本校进行教学实施。
成果产出要求:提供该课程设计或策划脚本、教案及配套资料;形成该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实施方案或报告。
3.3 VR孪生实验/实训教学资源研发及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申报课程实验,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利用企业提供的相关课程基础VR资源及0编程VR快速开发平台,按照数字孪生理念,融入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完成相关实验/实训VR孪生教学资源的设计、研发与应用。
成果产出要求:提供实验/实训VR孪生教学资源设计或策划脚本、教案及配套资料;开发制作申报课程的系统化VR资源,并提供VR资源的使用模式说明;形成申报课程教学实施模式、应用案例、课程体系等相关实施报告。
4. 基于VR云平台的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改革
4.1 基于VR教学云平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应用实践
研究内容:企业提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VR教学云平台,申报单位以申报课程的传统礼仪、传统节日、戏曲文化、古诗词等教学资源为支撑,组织教学工作。学校也可进行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题开发、课程策划、资源制作。
成果产出要求:将企业提供的教学产品引入教学实施,最少开展一学期的教学应用,总应用学时不少于16学时;形成申报课程的系统化VR资源、课程设计和脚本策划、教案、配套资料及使用模式说明;形成应用案例报告,给出应用效果评价方法及结论。
二、课题申报条件
1. VR技术教学应用理论研究及实践
课题负责人必须为高校、职业院校分管领导或二级学院、教务处、工训中心、实验室管理处等主管部门负责人。
2. VR教学应用支撑技术及环境
课题负责人必须为高校、职业院校分管领导或二级学院、教务处、工训中心、设备处、实验室管理处、创新创业学院、网络中心等主管部门负责人。
3. VR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
课题负责人必须为全日制本科高校或职业院校专业负责人、专任教师或专职实验、实训人员。
4. 基于VR云平台的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改革
1)课题负责人必须为中小学学校校长或教学副校长;
2)优先考虑校园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高,校园网络稳定,有一定的信息化硬件基础,教师办公信息化条件比较完善的单位。
三、课题要求
1. VR技术教学应用理论研究及实践
1)校方需在教育信息化领域有一定的建设基础,能够结合自身实践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提供课题要求的相应成果;
2)将企业提供的教学产品引入专业培养方案或课程体系的实施,最少开展一学期的实际教学应用;
3)校方需根据企业要求,在课题方向内提供不限于课程调研、课程规划、课程实施在内的教学方案或智力支持。
2. VR教学应用支撑技术及环境
1)校方需提供有一定信息化硬件基础的教学环境,不限于智慧教室、实验室、实训室等场地,完成内部装修与环境改造,提供学生电脑或实验(实训)设备;
2)将企业提供的教学产品引入专业培养方案或课程体系的实施,最少开展一学期的实际教学应用;
3)学校需向企业提供软件改进的意见及课题建设周期外的后续应用规划。
3. VR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
1)校方需提供学校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或实验(实训)大纲,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时分配、实验(实训)内容、实验(实训)计划等;
2)校方需根据企业的要求,负责编写教学课程、实验实训课程设计或策划脚本、教案及配套资料;
3)校方需根据企业的要求,提供相关实验(实训)课程的指导书;
4)校方需根据企业的要求,参与软件设计、软件测试,提出软件修改或优化改进意见,接受企业员工课程专业方面的咨询;
5)校方需承诺将上述内容进行无偿开放和共享;
6)校方需承诺将利用企业平台建设的VR资源进行无偿开放和共享。
4. 基于VR云平台的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改革
1)校方需提供有一定信息化硬件基础的教学环境;
2)将企业提供的教学产品引入教学实施,最少开展一学期的教学应用,总应用学时不少于16学时;
3)校方需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相关课程、相关资源的课程设计和脚本策划;
4)校方需根据企业的要求,参与软件设计、软件测试,提出软件修改或优化改进意见,接受企业员工课程专业方面的咨询;
5)校方需承诺将上述内容进行无偿开放和共享。
四、课题支持办法
1. 建设周期
所有课题建设周期均从立项日期起为期一年。
2. 经费支持
对各类方向课题的立项单位,企业根据申报课题的实际情况,每项提供价值不少于30万元的产品和不少于2万元的经费支持。
3. 技术支持
企业将为立项课题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在课题开展的一年期内,保持双向沟通和交流,促进建设课题的顺利进行。
4. 咨询电话及联系人
电话:18668990882 18668990895
联系人:胡老师 宋老师